DB22∕T 3642-2024 蒙古黄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吉林省)

ID

5B57CF06E5504C789E2F3C4DFA1F00DF

文件大小(MB)

0.32

页数:

8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0,CCS CCS CCS,B 61 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 22/T 3642—2024,蒙古黄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seed propagation of Ulmus macrocarpa varmongolica,2024 - 07 - 25发布,2024 - 09 - 01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DB 22/T 3642—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连秋、奚爱忠、丁京仲、马盈慧、陈亚平、阴晓波、侯中英、刘岐、金学申,DB 22/T 3642—2024,1,蒙古黄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蒙古黄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蒙古黄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蒙古黄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蒙古黄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蒙古黄榆播种育苗的程序,规定了圃地选择、圃地整理、采种、播种、苗期管理、出圃步骤的指示,描述了过程记录的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蒙古黄榆播种育苗,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蒙古黄榆 Ulmus macrocsrpa var.mongolica,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达 10 m。树皮灰黑色纵裂。小枝淡黄褐色常具木栓质翅,叶革质,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基部歪斜,花 5 枚~ 9 枚 簇生于一年生枝的叶腋,花期 4 月中下旬。翅果倒卵状椭圆形,种子位于翅果的中部,种子成熟期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4 程序确立,育苗流程见图 1,DB 22/T 3642—2024,2,图1 育苗流程,5 圃地选择,应选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便于管理的沙壤土或壤土,6 圃地整理,整地 6.1,深翻 20 cm~30 cm,细耙土壤,施肥 6.2,翻地的同时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500 kg~1000 kg,磷酸二铵 20 kg,起垄 6.3,翻地后起垄,垄底宽 60 cm。播种前 5 d~7 d 结合起垄使用恶霉灵 70%可湿性粉剂或福美双 50%可湿性粉剂每亩 1.5 kg 拌细土撒施进行消毒,DB 22/T 3642—2024,3,7 采种,时间和方法 7.1,在 5 月下旬~6 月上旬,选择优良母树,种子变为黄白色时采用人工震落,地面收集种子,种子处理 7.2,将种子放置于通风处,经常翻动,阴干,消除杂物,种子质量 7.3,种子质量检测按 GB/T 2772 的规定执行,8 播种,时间 8.1,6 月上旬随采随播,播种量 8.2,净度 80%、发芽率 60%的种子,每亩播种 3 kg~4 kg,方法 8.3,撒播,播前灌水,待水全部渗入土壤后,将种子均匀撒于垄面,随播种随覆土,覆土 0.5 cm~1.0 cm,并稍加镇压侧灌,保持土壤湿润。可用草帘覆盖垄面,9 苗期管理,间苗 9.1,9.1.1 当 30%~40% 幼苗出土时,可揭除草帘。幼苗展开 2 个~4 个真叶时,视出苗密度进行间苗。间苗应掌握“间弱留壮,间密补稀”的原则。间苗补苗后及时浇水,9.1.2 当苗高 10 cm~15 cm 时,进行第 2 次间苗,留苗株距为 10 cm~15 cm。每亩留苗 1.0 万株~1.5 万株,松土除草 9.2,松土除草按 GB/T 6001 规定执行,幼苗期生长缓慢 ,易受杂草危害 ,应适当增加除草次数。第二、三年视杂草生长情况除草 3 次~5 次,8 月上中旬适时中耕,起高垄,水肥管理 9.3,9.3.1 出苗应及时喷淋垄面,保持湿润,9.3.2 苗出齐后,结合浇水撒施速效氮肥。间隔半月后追施第 2次, 8月上旬停止施肥,切根 9.4,翌年春季苗木萌动前切断主根,及时灌透水,DB 22/T 3642—2024,4,虫害管理 9.5,9.5.1 蚜虫,宜用吡虫啉进行防治,可间隔 10 d 左右喷洒 1 次。2 次~3 次可见效,9.5.2 榆紫叶甲,宜用苦参碱杀虫剂进行防治,10 出圃,3 年可出圃,春季苗木萌动前起苗,与造林时间相衔接,随起、随运和随造林,11 追溯方法,记录生产过程,建立技术档案,记录和保存期限按照 LY/T 2289 规定执行……

……